电子资讯

电子资讯

联系我们

空气开关_开关电源_隔离开关_接近开关-晶生电子
地址:
电话:
传真:
手机:
邮箱:
QQ:

请问,玻璃在自然状态下可以存在多长时间?

作者:admin 日期:2023-07-17 13:38 浏览:标签: 请问 自然 可以 状态 存在 玻璃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物质,它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比如屋内光照问题、容器的选择性等等。小时候在农村,经常去河沟里摸鱼,但是在摸鱼的同时,一些玻璃碎片的威胁也是不容小觑的,记得10岁那年,带着6岁的弟弟下河摸鱼,弟弟就不小心被河里的玻璃碎片划伤了小腿,当时伤口的深度着实把我吓坏了。过了好久,在同样的位置,我用渔网捞上一块长5公分的玻璃碎片,那是一个农药瓶子的碎片,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岁了。其实,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大多数的东西泡在水中不用多久就坏掉了,而玻璃却丝毫不受影响,依然锋利如初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玻璃的“寿命”。

  玻璃是什么时候被制造出来的,到现在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节点,早在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人(现伊拉克)就已经开始生产简单的玻璃制品了。500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570年,古埃及出现了真正的玻璃器皿。由于早期的玻璃制品的原材料为碳酸钠、石灰石、石英砂以及一些其他混合物制成的,而混合物的颜色往往就决定了玻璃的颜色,所以早期的玻璃并不是现在玻璃那样是透明的。直到公元100年左右,玻璃才真正出现了透明的。

  现在的玻璃主要原材料虽然与早期的玻璃原材料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混合物上又添加了脱色剂、澄清剂、氧化还原剂等这些让玻璃看起来更加透明的物质。而且为了美观,在玻璃的生产中,还会加入一些着色剂让玻璃有不同的颜色,以满足人的不同需求。而钢化玻璃的成分其实与普通玻璃非常接近,只不过是在原材料的配比上做了一定的调整。

  印象中,即使再破旧的房子,如果不是人为将玻璃破坏的话,它依然还是保持原样的。事实也是如此,想要玻璃“坏掉”除了破坏外,如果在自然条件下的,就只能靠降解了,而在自然环境下,降解可以分为两种:生物降解和光降解。

  玻璃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钠以及二氧化硅,这些成分没有一个是生物生长和发育必要的,况且可以降解物种的“分解者”们也没有能力将玻璃吃下去,所以,想要生物降解玻璃是不可能的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光降解。光降解其实就是物质的一种氧化过程,简单的说就是被降解的物质在日光的照射下,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等辐射,使物质的键能减弱,进而破坏聚合物的完整性。但是就目前来看,玻璃的成分是不能被光降解的。

  因此,在自然环境下,玻璃可以说是一直会存在的,即使你将玻璃打成碎片,它的成分还是不会改变,只不过是形态发生的变化。而正是因为这样,除非玻璃破碎了,不然你的玻璃制品可以一直使用。

  理论上玻璃属于不可降解的物质,所以除非破损不然它没有“寿命”可言。由于玻璃可以一直使用,而且对人会有一定的伤害(锋利),所以玻璃制品不要随意的丢弃。另外,碎玻璃的重复利用只能通过再次煅烧的方式,所以,记得垃圾分类。

  我们常见的玻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在自然条件下玻璃的降解速度非常缓慢,一个玻璃瓶在地底下完全降解需要上百万年的时间。

  在2022年,我国玻璃产量大约是5000万吨,相当于每个人消耗30多公斤,然而玻璃的回收价值并不高,全世界玻璃的回收率不到20%,其余产生废物的玻璃将埋入地下,全世界每年消耗掉的玻璃高达上亿吨,埋入地下的玻璃也会越来越多。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以及其他氧化物,比如氧化钙、氧化钠的复合盐等等,这些物质不易被生物降解,所以埋入地下的玻璃将存在非常长的时间;在南方农村的竹林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个别几十年前的玻璃瓶,外观比较脏,但是瓶身完好,说明玻璃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晒也没有显著降解。

  生物无法降解玻璃,但是大自然中还有其他降解方式,比如光降解,物理降解等等,比如位于俄罗斯新乌苏里海湾就有一个玻璃沙滩,这里曾经是苏联时期回收旧酒瓶的地方,后来被遗弃后沙滩上遍布碎玻璃,经过几十年海水的冲刷,碎玻璃已经磨去了棱角,成为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鹅卵石,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海水的作用下,这些玻璃鹅卵石也会磨掉消失。

  埋在地底下的玻璃虽然降解缓慢,但是大自然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有研究估计过,玻璃在地下的降解时间长达100万~200万年;如果我们把玻璃磨碎后埋入地下,也能大大缩短玻璃的降解时间,降解后的物质最终融入大自然当中,成为岩石和泥土的一部分,好在玻璃本身并不含有毒物质,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

  人类制造玻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只是当时制造技术落后,得到的玻璃含杂质较多,而近代玻璃的生产技术起源于西方,然后传向全世界。

  中国古代虽然有琉璃,但是和玻璃有着明显区别,那时候古代窗户贴的是纸,玻璃在古代还是稀罕物;据说雍正九年的时候,有官员向雍正皇帝进贡了一块长五尺,宽三尺四寸的欧洲玻璃,取得皇帝大悦,此后皇宫当中逐渐开始使用玻璃安装窗户,并逐渐传向民间,此后中国民间开始大规模使用玻璃器物。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很高兴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它的主要组成为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无机矿物和一些添加成分,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我们见到的各种形状的玻璃,是通过压制工艺形成的。

  玻璃的性质主要有:

  

请问,玻璃在自然状态下可以存在多长时间?

  1、各向同性:一块均质玻璃,其熔点、折射率、硬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导热率、电导率等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同的。

  2、应力集中倾向:凡含有杂质或具有细裂纹的玻璃制品,都会造成应力集中,大大降低其机械强度。在建筑中玻璃经常承受弯曲、拉伸、冲击和震动,很少受压,所以玻璃的力学性质的主要指标是抗拉强度和脆性指标。玻璃在冲击作用下容易破碎,是典型的脆性材料。

  3、导热性差:与金属相比,玻璃的导热性能很弱,仅为铜的1/400。另外,玻璃制品越厚、体积越大,热稳定性越差。

  4、化学稳定性高:玻璃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它不会受到细菌、微生物的侵蚀,也不会受到风化,不会受到水蚀,可以说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将它分解。但如果人为地让玻璃长期遭受侵蚀性介质的腐蚀,也能导致变质和破坏。

  5、光学性能好:特别是其透明性和透光性较高,广泛用于建筑采光和装饰,也用于光学仪器和日用器皿设备制造等。同时,玻璃能够吸收、反射、透过不同波长的光线,从而呈现不同颜色的,利用这一点,加入相应的着色剂,并通过熔炼的温度及炉焰的性质来调节元素的化合价,制造出了不同颜色的玻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自然状态下,玻璃永远不会被降解的。而且如果都运进垃圾填埋场处理的话,那么将会占用大量的空间,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回收再利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玻璃,是一种硅酸盐,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英砂,和方解石,剩余成分决定了玻璃其他特性,但占比极少。

  玻璃熔液在700度以上开始具有明显的流动性,经过退火消除应力才是我们平常见到的样子,如果没有经过退火,玻璃在自然冷却以后随时可能崩裂,自身存在较大的内应力。

  在自然环境下,玻璃要想降解几乎不可能,有说法是4000年,不知道是谁测试出来的数据,一般来说降解分为生物降解和光降解,目前没有发现能够降解的方式,所以就算是被埋在土里,四千年也不会降解。

  玻璃只能是风化和碱性腐蚀,风化,也得看条件,常年风和日丽的地带,可能四千年还不能风化掉,如果在裸露在沙漠上和沙滩上,就有可能不用四千年。但这不叫降解。

  玻璃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最常见的楼房、高档写字楼使用的窗户都是用玻璃制作的,它存在的时间长短可关系到我们楼房的使用寿命。还有我们拆除楼房及汽车使用的玻璃也会产生丢弃物。我们既要让玻璃有相当长的寿命,也需要废弃的玻璃尽快消失,两方面的要求却是互相矛盾的。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过程及成份的构成。

  玻璃与水泥同属于硅酸盐类物质,只是含有其成份上的差别,才有了不同的呈现,一个是亮晶晶的,一个是黑乎乎的,对于玻璃而言,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英砂,和方解石,想要制作特种玻璃再添加其它成份,就产生了某种特性的玻璃。如汽车防爆玻璃。

  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从化学式可以看出主要成份是含有SiO2这种矿物。

  SiO2是一种什么矿物,是一种非晶体,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矿物,我们常见的水晶项链就是自然界中纯度较高的石英形成的,它的晶亮程度就与玻璃接近的,我们人类生产的玻璃相当于水晶项链形成过程,这样说大家有可能接受不了,我们水晶项链花了大价钱买来的,你说只是一块玻璃,这是难以接受的。当然自然界中水晶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物以稀为贵,就值这个钱了。

  相比较而言SiO2纯度低一些的岩石我们还见到过石英岩,这是一种沉积类的岩石,它的主要成份还是SiO2。

  上图就是一块石英砂岩,可以看到沉积一层层的,层理构造非常明显,这就是普通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料,大家知道福建有一家大型生产汽车玻璃的企业——福耀玻璃,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厂商,北方也有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它的主要原料来源就笔者家级附近的一座石英矿,有一条矿山铁路伸进矿区内,规模非常大,只是企业没有发展起来,目前陷入了困境。

  如果大家还是不认识石英砂岩,你看看你家的磨刀石就是人工制作的石英砂岩。

  石英硬度非常大,比钢铁还硬,莫斯硬度为7,它的抗风化能力非常强,自然界中花岗岩主要 矿物是SiO2,所以这种岩石也是非常坚硬,极不易风化。

  玻璃在自然状态下可以存在多长时间?

  用SiO2这种矿物生产的玻璃存在时间非常长了,相传玻璃在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遗迹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这恐怕是足可以证明玻璃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时间,这还不是它的寿命,因为这里并不能表明玻璃是由多大的玻璃变小的,所以我们用我们人类的历史很难推断它的寿命。

  因为存在的时间太长,我们没有办法获得其寿命,我们可以做一个破坏性实验,给它加一个高温到700度,玻璃才开始变成熔涌状态,生产玻璃时高温炉里达到1550~1600度,才能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温度这么高,自然界中只有火山喷发或地震才能达到这个条件,让玻璃在自然界中消失。

  但玻璃在自然界中常态下还是会消失的,因为自然界中石英石还是一点点变小的,我们见到的花岗岩也在破碎,由大块变成小块,最后变成粒径非常小的沙粒,如果是一块玻璃也会由大块变成小块,最后变成更小的颗粒,那么它是怎么变小的,最后消失的呢?

  靠河流、风力、潮汐、冰川等动力作用使得石英不断撞击、翻滚、摩擦最后变小消失的。

  上图是海相沉积层,海浪的动力作用让砂粒变小,形成一层层。如果海边存在玻璃也会被海浪不断侵蚀,最终形成了小玻璃颗粒,不断摩擦直至最后消失。

  河流、风力破坏作用也会让玻璃消失,黄土高原堆积厚度有4000多米,这些都是大块的石英变成了非常细的小土粒,这些小颗粒石英经过沉积变厚,形成粘性非常大的黄土。

  黄土高原形成的时间不等,午城黄土形成时间在248年左右,离石黄土大约用了50万年,马兰黄土也得3~5万年左右,这就是SIO2这种矿物变小的时间。

  玻璃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会像某种塑料那样可以降解,也不能象石灰石那样容易化学溶蚀,更不会像自然界中的铁被氧化,锈蚀。它是原子晶体,有比较韧性的化学键,不会轻易被打开,折断,只能通过摩擦、撞击变小,所以想让玻璃消失,只能放到海边,沙漠中、河流岸边,通过动力作用让它消失,存在的时间长短最决于动力作用大小。

  玻璃和石英一样,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但石英是晶体,而玻璃不是。玻璃和石英的另一种形式相当,即非晶质的二氧化硅一一玉髓。玉髓和玻璃一样都是从高温融熔体急剧冷却形成的,只是来不及结晶而已。所以玻璃和玉髓都有着结晶的趋势,它们都会向雏晶化一一晶化发展的趋势,只不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这个转化很漫长,但也没有千百万年那么长!如果你能找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老建筑的玻璃,你会发现这些玻璃很浑浊,有些甚至长出类似松花蛋里的松花状的放射状纹路,这就是玻璃的雏晶化,雏晶化之后就是晶化了。越是厚的玻璃这种现象越明显,所以说玻璃也不是可以永久保存的。

  玻璃是一种硅酸盐非金属材料,可在自然界中存在数百万年时间。地球上的硅化合物从人类文明还未出现时就已经存在,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现有资料表明,人类对硅酸盐的使用,可追溯到石器时代。与此同时,自然界也给我们生产出许多玻璃,黑曜石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在历史记载中,玻璃的制造兴起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考古学家还在他们的古遗迹里出土过小型玻璃珠。

  

请问,玻璃在自然状态下可以存在多长时间?

  我国玻璃的诞生史则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近年来在湖南等地的古墓中就出土过多个玻璃容器。专家推测,战国时期玻璃的发明,可能跟当时人们的冶炼活动有重要联系,在权贵阶层普遍追求延年益寿的历史背景下,催生出大量的铅汞冶炼之术,春秋时期,我国工匠已经掌握了钢铁的高温冶炼技术。在这个温度下,是很有可能出现玻璃的半成品的,可能古人在某一次炼铁时,偶然发现矿渣中有些软化的东西,具有拉丝效果,冷却后就成了半透明的晶状物,还带有宝石光泽,意外的发现,加上无数次尝试,最终研究出独一无二的玻璃烧制技巧,因此才有部分玻璃制品流传于世。

  关于西方的玻璃来由则更加富有戏剧性,一群腓尼基商人,载着一船碱矿,航行在地中海的某条河道中,因为海水落潮,商船搁浅,船员们索性跳下船,在岸边烧火做饭,甚至把随船携带的大锅都搬下来了,找来柴火,顺便从船上搬几块碱矿石埋灶生火,一顿饱餐后,大家发现潮水渐涨,就迅速收拾东西,准备启程,有人搬开大锅,要用细沙灭火的时候惊呆了,他们发现在碱矿与沙滩接触的地方出现许多颗跟黄豆差不多大小的珠子,光彩夺目,色彩缤纷,还有几颗更奇特,呈半透明状,一看就是非凡之物。

  这一发现,马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船员们兴奋不已,天降宝石,交相庆祝这难得的奇遇,最后将这堆独特的石头高价卖给珠宝商,发了一笔小财。

  后来又有人无意间发现将石英砂和碱矿混合在一起,在某一高温下,就可以制造出玻璃,这些人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这一时期,玻璃成了只有贵族才能使用的奢侈品,被切割成各种别致的形状,装饰成项链或者粘接在衣服上,权贵们要是衣服上没有一两块玻璃都不好意出门。

  到了公元后,罗马人改进烧制工艺采用纯度更高的石英砂制造出了透明玻璃,从此之后,该种工艺不断在欧洲大陆扩散,直到中世纪时,德国玻璃匠人们开始用草灰中的碳酸钾替代了天然碱矿中的碳酸钠,玻璃制造成本迅速降低,不得不说这帮人就是艺高人胆大,他们用铁管将玻璃吹成泡,又在合适温度时剪开摊平,直接做出小块的平玻璃来了。于是,玻璃再次在贵族中间风靡起来,不过,这次,他们是安装在窗户上。

  要说欧洲的教堂玻璃精美,恐怕还跟这一时期的教堂玻璃安装方式有关,工人们在教会的指导下,将铅丝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外框,再向其中镶嵌入彩色的玻璃,最后拼装成含有各种寓意的图案。

  玻璃制造的另一次关键革新是在1674年,英国玻璃大亨George Ravenscroft发现往玻璃中加入24%的氧化铅,玻璃熔点就能迅速降低,甚至能让玻璃的熔融状态保持更长时间,使用一般的工业煤炭也能用于玻璃生产,这一发现可了不得,世界玻璃的产量迅速提升,玻璃制品走向了寻常百姓家。

  在生活中很多人一直担心所用的玻璃器具是含铅玻璃,在这里不得不科普的一点是,含铅玻璃制作成本更高,有人造水晶的美誉,在市场规律的调节下,我们完全不必担心买到含铅玻璃。真正的含铅玻璃常被应用于摄影器材的镜头,施华洛奇的首饰以及出名的玻璃工业制品中,用做镜头的玻璃来做水杯,是不是太过穷奢极欲了。

  在多年以前装啤酒、可乐和牛奶的玻璃瓶还会有人来回收,一般几角钱一个,慢慢的大家会发现,收废品的都懒得多看两眼这玩意了,玻璃回收市场的萎缩,很大程度上跟市场供需有极大关系,一般玻璃回收利用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将其清洁消毒后再利用;二是熔炼回收,这一步就非常令人头疼了,熔炼前还需要分拣,甚至有的玻璃表面有覆膜,整个过程操作下来,回收站老板的裤子都得亏掉,索性不做这块业务了,管你垃圾站爱怎么处理怎么处理。

  玻璃不光有人造,还在自然界中堂而皇之地存在,火山熔岩冷却下来会形成一种非晶质的宝石,这就是天然形成的一种玻璃——黑曜石。通常在火山脚下和靠海的地方会有储备,很多人佩戴的黑曜石手串或挂件就是取材于墨西哥、厄瓜多尔以及冰岛等多地有火山活动的区域。

  人造玻璃需要石英砂、硼砂、碳酸钡、纯碱等多种原料,其本质还是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的混合物,简单来说,没有工业物质添加的玻璃相当于石头,加上它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玻璃在自然界中的消亡可能只有一种形式——物理磨损,世界各地都有出现过玻璃海滩,这类海滩上曾有大量的瓷器或者玻璃堆积,在海浪长年累月的推动下,玻璃碎片被沙子磨得圆润光滑,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景。甚至有人把这种大自然的馈赠制作成别有风味的装饰品。

  玻璃的基本成分是二氧化硅、硅酸盐、苏打和石灰,其他成分赋予玻璃颜色、透明度和强度,原材料需要非常高的温度(1400-1600摄氏度)下才能变成熔融玻璃,玻璃一旦形成并冷却,就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来改变其结构。最初,玻璃是一种稀有而珍贵的商品,因为它需要很多燃料来熔化成分,而且需要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几乎只对法老和皇室成员开放。现代方法允许大量生产玻璃容器和物。

  埃及地区发现的可追溯到公元前13世纪,更古老的玻璃可能是在曾经的美索不达米亚制造的,这些发现表明即使玻璃瓶被打碎,玻璃成分也能保持数千年的稳定。所以一般倾向于认为玻璃是一种非常稳定的材料,不会腐蚀,但这并不绝对正确,玻璃会被风化腐蚀,但是。对玻璃造成腐蚀的化学物质是我们认为无害的水,水可以从玻璃中滤出碱性金属离子(钠和钾),而酸性气体的存在可能会加强这种离子交换,对玻璃造成微观损伤。

  埋藏条件和玻璃的成分都对风化速度有很大影响。干燥环境下的玻璃几乎没有腐蚀,而潮湿环境下的玻璃一般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埋藏地的酸碱性也会影响玻璃腐蚀的速度,玻璃是相当耐酸的,即使是高酸环境也不会对玻璃造成什么损害,除非氟离子或磷酸盐离子存在;碱性环境对玻璃的破坏更大。根据玻璃的厚度和所处的环境不同,科学家估计可能需要4000年到数百万年的时间玻璃才能分解。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

  我为这个世界各处的碎玻璃操碎了心。

  显然,几个推论容易得出:

  一、地球上的碎玻璃只会越来越多。

  二、玻璃是寿命最长的人造材料之一。

  三、碎玻璃会划伤人的脚和手,如果感染,伤害翻倍。

  ……

  不过现在仔细想想,其实不必太操心。原因如下:

  碎玻璃不是核电站的乏燃料,会持续放出有害辐射。

  

请问,玻璃在自然状态下可以存在多长时间?

  碎玻璃本质上就是“前期比较锐利”的石头而已。

  很多资料都提到一个数据,说的是玻璃在自然状态下,寿命高达100万年。

  很多人,包括我被这个数据给吓到了。

  然而,大家仔细想想,其实100万年这个数据对于人类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那什么数据才是有意义的呢?

  一块碎玻璃,在自然状态下,它锐利的切口在多长时间内变得不锐利,也就是多长时间内边沿变得圆润。

  如果一块碎玻璃,它的边沿在风沙状态下,各种酸雨的腐蚀下,几百年后……

  它的边缘变得圆润了,不会轻易割到手了,则这样的玻璃跟大理石啦,贝壳啦,等等,又有多少区别呢?

  贝壳砸碎以后,分裂开来,其边缘也是很锋利的。

  但这种锋利是有时间限制的,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后,它又再次变得圆润。

  想通这一点后,我就再也不为碎玻璃操心了。

  玻璃在100万年后才会分解,但这个时间没有意义。

  只要几百年后,它们变得圆润,就跟普通大理石没有区别。

  玻璃球。图片来自:Joe Mabel

  想要知道玻璃在自然状态下存在多久?其实就两个字,永恒。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别看玻璃一碰就碎,实际上玻璃在自然状态下根本不容易分解。

  玻璃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高楼大厦、汽车、瓶子等都有着玻璃的身影。

  其实玻璃的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已经有了4000多年的历史,在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遗迹中,就曾有小玻璃珠出土。

  在长达4000多年的时间里,这些出土的小玻璃珠表面完好无损,千年的岁月没有给它们刻画上任何痕迹,顶多就是带点土有点脏。这也从侧面证明,玻璃在自然状态下是完全不容易被分解的。

  玻璃在千年的岁月里都可以完好无损,那么玻璃在自然状态下究竟可以存在多长时间呢?

  咱们带着这个问题,一同探讨下。

  玻璃实打实的是人工的产物,但人类第一次制造出玻璃纯粹是无意之举。

  在4000多年以前,一艘满载着晶体矿石“天然苏打”的商船,在地中海沿岸航行,由于海水落潮,不小心搁浅在海滩上。

  在商船搁浅期间,船员们把船上的大锅搬到海滩上,开始生火做饭,同时还从船上搬下来几块“天然苏打”矿石,来当做支撑大锅的底座。

  当船员们吃完饭后,意外的发现大锅的下面有一片透明的、亮晶晶的东西,这个发现引起了船员们的注意。

  后来经过研究得知,在大火的烘烤下,天然苏打和沙滩中的石英砂出现了化学反应,这才无意中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玻璃。

  从人类历史上第一块玻璃诞生开始,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玻璃的原材料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依然是以石英砂、硼砂、石灰石等为主要原材料,再加入一些其它的辅料制作而成。

  从成分上来说,玻璃最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其它的氧化物,是一种无规则的非晶态固体,这也使得玻璃内部的原子和分子没有任何周期性,排列起来有些杂乱无章。

  从宏观的层面来讲,玻璃内部分子的排列显得杂乱无章,但是如果将玻璃放在显微镜下就会发现,每一个单独的分子都十分的有序、牢固。

  这是因为玻璃的构造单元是硅氧四面体,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中间一个硅原子,四个氧原子分布在硅原子的周围,从而形成一个稳固的四面结构。如果把硅原子比作“皇帝”的话,那四个氧原子就是“四大护法”,从四周护卫着中间的硅原子。

  基于这种牢固的结构方式,再加上玻璃内部的化学物质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所以玻璃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基本上不会被周围其它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这种办法是可行的,但放在自然界中的话又是不可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玻璃在600℃—800℃之间,内部的分子结构就会产生变化,固体形态的玻璃就会变成液体。但是在自然界中,除去火山喷发之外,没有任何自然环境能够达到这么高的温度。

  第二、玻璃是酸性氧化物,在强碱或强酸的作用下,玻璃也会被腐蚀掉。如果把玻璃浸泡在氢氟酸中,氢氟酸会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

  无论是高温、还是强酸或者强碱,在自然界中很难有这样的自然环境。玻璃想要在自然界中,通过产生化学反应的方式被分解掉,基本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能通过化学反应来让玻璃自然分解,那么就需要自然界中的物理外力来对玻璃进行分解。

  在美国加州的布拉格堡,有一处玻璃海滩。在几十年以前,这处海滩还是一大片的垃圾场,海滩上堆满了玻璃瓶和玻璃碎片。

  但是随着海水不断的冲刷,几十年之后,这些玻璃碎片磨去了棱角,变得圆润光滑,成了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玻璃卵石”,形成了现在的玻璃海滩。

  除了潮汐力之外,自然界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物理外力,比如风力、板块运动等。就拿板块运动来说,深埋在地下的玻璃受到板块运动的影响,不断地破裂、摩擦,最终化为细小的沙粒。

  在自然界物理冲击的作用下,大块玻璃破碎成小块,小块玻璃变成更小的,如此反复之下,这些玻璃最终的命运是融入到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中。

  当然了,如果在特定的环境下,没有这些物理外力的作用,玻璃真的可以做到永恒存放,玻璃也能和钻石一样,做到“一片恒久远,玻璃永流传”。

  玻璃虽然很脆,但很难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让玻璃进行分解,在自然界中也没有那样的环境让玻璃进行化学分解。

  

请问,玻璃在自然状态下可以存在多长时间?

  通过物理外力的方法,还是可以将玻璃分解掉的,这个过程应该不会太长,或许只有一百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像美国的玻璃沙滩,那些玻璃碎片经过海水几十年的冲刷,就已经比以前小了很多。